binlog基本定义:二进制日志,也成为二进制日志,记录对数据发生或潜在发生更改的SQL语句,并以二进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中; 作用:MySQL的作用类似于Oracle的归档日志,可以用来查看数据库的变更历史(具体的时间点所有的SQL操作)、数据库增量备份和恢复(增量备份和基于时间点的恢复)、Mysql的复制(主主数据库的复制、主从数据库的复制) 二进制日志的信息: 文件位置:默认存放位置为数据库文件所在目录下 文件的命名方式: 名称为hostname-bin.xxxxx (重启mysql一次将会自动生成一个新的binlog) 状态的查看: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log_bin | ON | //表示当前已开启二进制日志// |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 OFF | | sql_log_bin | ON | +---------------------------------+-------+ 3 rows in set (0.00 sec)
二进制日志的管理: 1、开启二进制日志配置 方法一、修改my.cnf参数文件,该方法需要重启
log-bin = mysql-bin #打开日志(主机需要打开),这个mysql-bin也可以自定义,这里也可以加上路径,如:/home/www/mysql_bin_log/mysql-bin
关闭二进制日志的方法:log-bin = mysql-bin注释掉即可
方法二、不重启修改二进制日志配置,该方法mysql的版本需要5.6以上 SET @@global.log_bin=1|0 (1为开启,0为关闭) SET @@global.binlog_size=37268(单位bytes)
3、暂停二进制日志 SET sql_log_bin={0|1}
4、修改二进制日志的大小 修改my.cnf参数文件中的max_binlog_size的值; 说明:如果你的二进制文件的大小超过了max_binlog_size,它就是自动创建新的二进制文件。当然如果恰好在日志文件到达它的最大尺寸时写入了大的事务,那么日志文件还是会超过max_binlog_size的大小
5、进行二进制日志的切换,默认情况下当二进制日志写满了或者数据库重启了才会进行切换,但是也可以手工的进行切换的动作 mysql> flush logs;
6、其他参数: binlog-cache-size=100m 设置二进制日志缓存大小 sync-binlog=N(每个N秒将缓存中的二进制日志记录写回硬盘,默认值为0。不过,你经常会陷入group commit函数与I/O之间二选一的矛盾。如果在replication环境中,由于考虑到耐久性与一致性,则需要设置1。同时,还需要设置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以及innodb-support-xa=1默认开启;) 二进制日志的写入过程
查看二进制日志的内容: binlog不能直接用文本的方式打开,mysql提供了相应的查看工具:mysqlbinlog,直接查看单个二进制日志文件:mysqlbinlog filename 例如: mysqlbinlog /data/mysql/mysql-bin.000001 当然也可以通过二进制日志完成数据库的恢复,具体的使用将在数据库的备份还原中介绍。 删除二进制日志 二进制日志会不断的增长,并产生多个文件。因此,需要制定备份计划和管理策略.无用的二进制日志要记得及时删除。 删除慢查询日志有三种方法: 1、操作系统命令直接删除 2、reset master 3、PURGE BINARY LOGS BEFORE '2014-07-09 12:40:26′; 总结:二进制日志用途广泛也很重要,大多少情况下会开启,对于业务操作频繁的数据库需要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和删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