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是一种基于轻量级虚拟化技术LXC开发的容器管理技术,它通过高级 API为进程单独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虚拟环境。Docker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行方式,获得了很多公司的青睐。 五一假期,Docker公司宣布扩大在中国的办事处,招聘中国区主管,负责国内日常事务的运作、与美国管理层合作拓展中国市场。国内的开发者社区已经对Docker技术很熟悉了,但这次Docker品牌的所有者正式进入中国,意味深长。这份声明对中国的Docker社区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这次进军中国的官方行为?让我们来解读一下。 Docker官方为什么进军中国?长大了——对于大部分云计算厂商来说,中国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这也是国外的各大云厂商一直在竭力落地中国的原因。而作为云计算的某种意义上的颠覆者,Docker公司已经度过了两岁生日,并且势头如日中天,在可见的未来,暂时看不到能够撼动其地位的其他技术,所以进军中国理所当然。其官方要加强Docker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落地,促进和国内IT公司的合作,确立其在中国的容器技术领导地位,找到和获取更多的商机和利益。 有钱了——由此,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何Docker频频融资。就在上月中旬,Docker公司宣布获得9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与很多企业融资处境不同的是,Docker公司并没有在资金方面有很迫切的需求。目前,公司仍然在使用B轮融资的资金作为花费支出。公司首席执行官Ben Golub在采访时曾表示,(融资)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公司未来的重大发展机遇。而“进军中国”无疑是机遇之一,而且中国的市场拓展和竞争是需要靠烧钱来维持的,现在有了足够的粮草,Docker公司也有胆进军中国市场。 侵权了——除此之外,国内的社区对于Docker品牌的使用也是Docker公司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Docker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一直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从个人到社区再到大小公司,都在通过各种形式讨论Docker,而其中一些形式比如会议和网站等以Docker冠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Docker公司的官方声明,里面专门有一段),这些方式从法律上讲侵犯了Docker公司的权利,其担心长期下去局面得不到控制,分不到利益的蛋糕,或者失去主导地位。 进军的时机合适吗?这个很难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进入早晚的优缺点。 早进入 •优点:及时抓住Docker品牌和技术在中国的主导权,清理国内各种支流,以统一的形式和声音传播Docker。 •缺点:以中国复杂的IT发展环境,年轻的Docker公司是否有能力驾驭Docker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方向,能否和国内的技术人、技术社区合作共赢,是个很大的问题。 晚进入 •优点:等Docker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国内发展相对成熟,以法律的大棒扫除杂音,坐享成功的果实 •缺点:同样是中国复杂的IT发展环境,Docker公司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收割果实而不是被收割,同样是巨大的挑战。 目前看来,Docker公司选择了前者——早进入,而且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主管(Director)的招聘启事,特别强调了这是一个富于挑战性和关键性的职位,Be the face of Docker China,担子不轻。 对国内技术人和社区有什么影响?对于技术人来说,大家会看到更加系统化的Docker活动出现在中国各地,我们也期望Docker公司能够担当起相应的职责来,促进而不是限制技术的发展。 国内的技术社区在学习和推广Docker技术时对Docker名字的使用需要更加小心一点,毕竟Docker品牌的所有者已经落地中国,目前Docker已经启动了对国内相关技术活动的授权,在其授权之下进行的活动,Docker公司是支持的。 除此之外的活动主办方要谨慎一些,尽早搞清楚是否侵权,别等着自己辛苦打造的事业起来之后,因为一些法律问题而受影响。如果不敢用“Docker”,那么“容器”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结尾就在发布中国区主管招聘启事的当天,我正在旧金山微软Build大会的现场,彼时Docker公司CEO Ben Golub正上台与Microsoft Azure的负责人握手致意,宣布与微软的合作。现在想来,也许Docker与其合作的不应该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应该学习微软深耕中国几十年的运营经验。 总的来说,Docker公司此时进入中国似乎是个必然的选择,不过前面是条漫长而又艰巨的路,好不好走、能不能走过去还要观察,Docker技术一定会发扬光大,Docker公司则需要继续努力。 Docker技术相关数据•诞生两年 •贡献者数量1200+ •Hub中利用Docker的应用程序10万+ •容器的下载量3亿+ •GitHub上Docker相关的项目32000+ (责任编辑: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