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开机启动详细流程
时间:2015-01-17 17:09 来源:linux.it.net.cn 作者:IT
一、BIOS 加电自检
当你按电源开关开机时,电脑会首先去启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一般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BIOS 的工作
1.检测连接硬件,比如显卡,内存,磁盘等等,检测的目的是以后把这些设备信息提供给操作系统
2.寻找启动磁盘,每一种BIOS都会有开机启动菜单,可以在菜单里设置以哪个设备启动系统
比如:光驱,硬盘,网络等等,这个菜单可以设置多个选项,依照设置次序在设备上寻找启动信息
3.找到了启动硬盘,接着BIOS就会在磁盘上找启动扇区,找到内核启动系统.
1)先试着寻找第一个扇区,也就是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
2)如果第一个扇区上没有没有存在操作系统,再去寻找标记为BOOT的分区.
不论是MBR还是BOOT分区,存储操作系统的空间都只有446字节;
如果没有在上面提到的位置找到操作系统的内核,那么BIOS就无法继续启动工作.
而我们的内核往往会大于446个字节,存放在磁盘的其他位置上,既然446装不下内核,又为了能顺利的找到放在其他位置上的内核,
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在446字节里写了一个小程序,当BIOS试着启动操作系统时就会执行这个小程序,然后再由小程序来载入其他位置的内核.这个小程序就是启动载入器(boot loader)
二、BOOT Loader
linux的boot loader(上文提到的小程序) 常见的有两种:lilo grub
因为lilo存在着一个1024柱面的限制,并且更改了磁盘上的启动信息文件后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才能同步446字节的内容,因为lilo的缺陷,已经被grub所取代.现在的绝大多数类linux系统都采用grub做boot loader;
grub则没有了lilo各种限制,而且方便到能修改系统文件的启动内容就可以立刻与446内容同步.
那么我们就看看grub的内容 它存在于 /boot/grub中
GRUB有几个重要的文件,STAGE1、STAGE1.5、STAGE2
STAGE1:它只有512字节,通常放在MBR中,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在系统启动时用于装载STAGE2并将控制权交给它。
STAGE2:GRUB的核心,所有的功能都是由它实现。
STAGE1.5:介于STAGE1和STAGE2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因为STAGE2较大,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文件系统当中的,但是STAGE1并不能识别文件系统格式,
所以才需要STAGE1.5来引导位于某个文件系统当中的STAGE2。根据文件系统格式的不同,STAGE1.5也需要相应的文件,如:e2fs_stage1_5,fat_stage1_5,分别用于识别ext和fat的文件系统格式。它存放于1-63的柱面之间.
引导顺序如下:STAGE1->;STAGE1.5->;STAGE2,
主要的配置文件时 grub.conf
里面选项含义:
title:一个操作系统引动的标头,可以使多个
root :指明所需文件存在于哪个磁盘哪个分区上 (hd0,0)表示第一个硬盘,第一个分区,可参考/boot/grub/device.map
kernel:内核文件的名字,并且会有一些加载内核时的参数 or代表以只读方式加载
initrd:包含一些附加的驱动程序
三、内核启动
内核启动后会向bios查询电脑的所有硬件信息,然后自己接手下来管理这些设备,以便提供给linux使用
内核会试着驱动这些设备,这些设备的驱动一部分包含在内核中,叫做静态驱动,一部分以模块的方式(动态)存放文件系统中,由
于此时还未挂载任何文件系统,因此还不能使用文件系统中的模块,这里只能驱动在内核中存在的硬件驱动程序的对应设备.想驱动内核中未包含的硬件驱动就需要加载文件系统.
内核会尝试挂载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至少包含 /etc /bin /sbin /lib /dev 这5大目录
他们5个缺一不可.都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根文件系统挂载是以只读方式挂载的,因为这时linux还在启动阶段,并不稳定,避免破坏系统资料
四、启动INIT服务
顺利的挂载了根文件系统后,就会启动init服务
内核会按 /sbin/init /etc/init /bin/init 顺序寻找init程序,
如果找不到则内核报错 这里存在一个参数 init=/bin/sh 如果启动时指定了则最后执行/bin/sh
而不会产生内核报错.也被称为快速启动,因为它忽略了很多启动初始化工作.
启动init的目的就是为了初始化系统环境,启动了init就证明了内核已经顺利启动,接下来就由init服务来建立linux使用环境
init做了什么?它会读取 /etc/inittab 文件,根据这个文件的信息来进行初始化工作.
会执行三个脚本 /etc/rc.d/rc.sysinit /etc/rc.d/rc /etc/rc.d/rc.local
rc.sysinit 主要的功能用来建立系统的基本环境
启动udev selinux子系统
udev负责产生 /dev中的文件,selinux负责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设定核心参数 sysctl -p 加载 /etc/sysctl.conf
设定系统时间 将硬件时间设定为系统时间
加载键盘和交换分区 swapon -a -e
设置主机名,挂载文件系统,并将根重新挂载为可读写的.
加载动态驱动模块
USB设备与RAID & LVM
卸载 /initrd/ 目录
rc 脚本设置启动级别 linux中有许多不同的启动级别,不同的启动级别会制定不同的服务
根据指定rc的参数会对应执行 /etc/rc.d/rc[0-6].d/ 中的连接脚本文件 以S开头的则启动
rc.local 前两个脚本都是系统至关重要的脚本,如果我们想在启动过程中放置一些其他程序
应该使用rc.local脚本中 因为S99local存在于rc[2-5].d中
三个RC脚本执行完毕后,就会建立虚拟主控制台 执行 /bin/login 就提供了用户登陆界面了
如果是图形 L5级别的话,会启动X window登录界面
所有的启动就都已经完毕
用户环境初始化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验证,然后会执行
/etc/profile
/etc/profile.d/*.sh $HOME/.bash_profile
/etc/bashrc
$HOME/.bashrc
启动级别
0 关机
1 单用户
2 多用户模式但带网络但不能远程登录
3 不受限多用户模式 TUI
4 保留
5 图形模式
6 重新启动
查看启动级别
# runlevel
N 3
N是上次的级别,3是当前级别 也就是说机器开机就是3级别
切换级别
init 5
挂载文件系统
/etc/fstab
第一项 是要mount的存储装置的实体位置或者用卷标
第二项 要挂到哪个目录位置
第三项 指定要挂载的系统格式
第四项 mount时要设定的状态,只读或defauls
第五项 提供DUMP功能,在系统DUMP时需要BACKUP的标志位,其内定位置是 0
第六项 设定开机时文件系统是否要check
除了root的文件系统其必要的check为1 其他视需要而定 默认是0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责任编辑:IT)
一、BIOS 加电自检 当你按电源开关开机时,电脑会首先去启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一般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BIOS 的工作 1.检测连接硬件,比如显卡,内存,磁盘等等,检测的目的是以后把这些设备信息提供给操作系统 2.寻找启动磁盘,每一种BIOS都会有开机启动菜单,可以在菜单里设置以哪个设备启动系统 比如:光驱,硬盘,网络等等,这个菜单可以设置多个选项,依照设置次序在设备上寻找启动信息 3.找到了启动硬盘,接着BIOS就会在磁盘上找启动扇区,找到内核启动系统. 1)先试着寻找第一个扇区,也就是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 2)如果第一个扇区上没有没有存在操作系统,再去寻找标记为BOOT的分区. 不论是MBR还是BOOT分区,存储操作系统的空间都只有446字节; 如果没有在上面提到的位置找到操作系统的内核,那么BIOS就无法继续启动工作. 而我们的内核往往会大于446个字节,存放在磁盘的其他位置上,既然446装不下内核,又为了能顺利的找到放在其他位置上的内核, 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在446字节里写了一个小程序,当BIOS试着启动操作系统时就会执行这个小程序,然后再由小程序来载入其他位置的内核.这个小程序就是启动载入器(boot loader) 二、BOOT Loader linux的boot loader(上文提到的小程序) 常见的有两种:lilo grub 因为lilo存在着一个1024柱面的限制,并且更改了磁盘上的启动信息文件后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才能同步446字节的内容,因为lilo的缺陷,已经被grub所取代.现在的绝大多数类linux系统都采用grub做boot loader; grub则没有了lilo各种限制,而且方便到能修改系统文件的启动内容就可以立刻与446内容同步. 那么我们就看看grub的内容 它存在于 /boot/grub中 GRUB有几个重要的文件,STAGE1、STAGE1.5、STAGE2 STAGE1:它只有512字节,通常放在MBR中,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在系统启动时用于装载STAGE2并将控制权交给它。 STAGE2:GRUB的核心,所有的功能都是由它实现。 STAGE1.5:介于STAGE1和STAGE2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因为STAGE2较大,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文件系统当中的,但是STAGE1并不能识别文件系统格式, 所以才需要STAGE1.5来引导位于某个文件系统当中的STAGE2。根据文件系统格式的不同,STAGE1.5也需要相应的文件,如:e2fs_stage1_5,fat_stage1_5,分别用于识别ext和fat的文件系统格式。它存放于1-63的柱面之间. 引导顺序如下:STAGE1->;STAGE1.5->;STAGE2, 主要的配置文件时 grub.conf 里面选项含义: title:一个操作系统引动的标头,可以使多个 root :指明所需文件存在于哪个磁盘哪个分区上 (hd0,0)表示第一个硬盘,第一个分区,可参考/boot/grub/device.map kernel:内核文件的名字,并且会有一些加载内核时的参数 or代表以只读方式加载 initrd:包含一些附加的驱动程序 三、内核启动 内核启动后会向bios查询电脑的所有硬件信息,然后自己接手下来管理这些设备,以便提供给linux使用 内核会试着驱动这些设备,这些设备的驱动一部分包含在内核中,叫做静态驱动,一部分以模块的方式(动态)存放文件系统中,由 于此时还未挂载任何文件系统,因此还不能使用文件系统中的模块,这里只能驱动在内核中存在的硬件驱动程序的对应设备.想驱动内核中未包含的硬件驱动就需要加载文件系统. 内核会尝试挂载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至少包含 /etc /bin /sbin /lib /dev 这5大目录 他们5个缺一不可.都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根文件系统挂载是以只读方式挂载的,因为这时linux还在启动阶段,并不稳定,避免破坏系统资料 四、启动INIT服务 顺利的挂载了根文件系统后,就会启动init服务 内核会按 /sbin/init /etc/init /bin/init 顺序寻找init程序, 如果找不到则内核报错 这里存在一个参数 init=/bin/sh 如果启动时指定了则最后执行/bin/sh 而不会产生内核报错.也被称为快速启动,因为它忽略了很多启动初始化工作. 启动init的目的就是为了初始化系统环境,启动了init就证明了内核已经顺利启动,接下来就由init服务来建立linux使用环境 init做了什么?它会读取 /etc/inittab 文件,根据这个文件的信息来进行初始化工作. 会执行三个脚本 /etc/rc.d/rc.sysinit /etc/rc.d/rc /etc/rc.d/rc.local rc.sysinit 主要的功能用来建立系统的基本环境 启动udev selinux子系统 udev负责产生 /dev中的文件,selinux负责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设定核心参数 sysctl -p 加载 /etc/sysctl.conf 设定系统时间 将硬件时间设定为系统时间 加载键盘和交换分区 swapon -a -e 设置主机名,挂载文件系统,并将根重新挂载为可读写的. 加载动态驱动模块 USB设备与RAID & LVM 卸载 /initrd/ 目录 rc 脚本设置启动级别 linux中有许多不同的启动级别,不同的启动级别会制定不同的服务 根据指定rc的参数会对应执行 /etc/rc.d/rc[0-6].d/ 中的连接脚本文件 以S开头的则启动 rc.local 前两个脚本都是系统至关重要的脚本,如果我们想在启动过程中放置一些其他程序 应该使用rc.local脚本中 因为S99local存在于rc[2-5].d中 三个RC脚本执行完毕后,就会建立虚拟主控制台 执行 /bin/login 就提供了用户登陆界面了 如果是图形 L5级别的话,会启动X window登录界面 所有的启动就都已经完毕 用户环境初始化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验证,然后会执行 /etc/profile /etc/profile.d/*.sh $HOME/.bash_profile /etc/bashrc $HOME/.bashrc 启动级别 0 关机 1 单用户 2 多用户模式但带网络但不能远程登录 3 不受限多用户模式 TUI 4 保留 5 图形模式 6 重新启动 查看启动级别 # runlevel N 3 N是上次的级别,3是当前级别 也就是说机器开机就是3级别 切换级别 init 5 挂载文件系统 /etc/fstab 第一项 是要mount的存储装置的实体位置或者用卷标 第二项 要挂到哪个目录位置 第三项 指定要挂载的系统格式 第四项 mount时要设定的状态,只读或defauls 第五项 提供DUMP功能,在系统DUMP时需要BACKUP的标志位,其内定位置是 0 第六项 设定开机时文件系统是否要check 除了root的文件系统其必要的check为1 其他视需要而定 默认是0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责任编辑: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