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网站“中国式”转型:不做众筹做预售
时间:2014-08-13 03:01 来源:linux.it.net.cn 作者:it
每经记者 马伟民 发自北京
为了适应众筹概念进入中国后的变化,国内最早一批延续国外众筹概念的网站,正在寻求“入乡随俗”的相应转型。去众筹化标签、转做预售平台,成了这些众筹网站一种主流的探索路径。
众筹网站“被迫”转型
点名时间成立于2011年7月,是国内最早一批众筹网站之一。今年初,点名时间宣布转型,从众筹网站转型到智能硬件预售平台。
点名时间CEO张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转型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的众筹氛围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例如出版、音乐、影视等类型的项目量都不大,通常都不超过1000个。这个级别的项目数量很难成气候,不足以支撑众筹行业正常发展。
张佑解释道,相比国外,国内的众筹用户更偏实际一些,希望众筹的项目能够有实物回报,并且大部分支持者对于众筹的理解有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点名时间摒弃众筹的概念,开始做智能硬件预售平台,“除了智能硬件的产品,其他都不做了。”
对于这种转型,张佑甚至有些无奈地表示,“众筹模式在中国是不可行的。”张佑对此详细解释道,“众筹项目都是比较早期的项目,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即使筹资成功,那么在后续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很多执行上的困难,比如时间会拖很久,或者中间跳票等,整个消费体验不够好。”
此外,和电商平台相比,众筹并不是大众需求,类似Kickstarter这样的神话只有一两个,绝大多数的众筹平台项目筹得的资金很少,很多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很多项目往往上线一个月,没有完成融资目标,项目流标,钱又返还到消费者的手上。
事实上,对于众筹网站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风险的控制。由于之前众筹的项目大多处于早期,即使拿到筹款,在后续的过程也可能遭遇各种跳票以及产品与实物不符的风险。例如,去年一款智能手表通过众筹筹资数百万元,但由于供应链以及自身对产品把控能力的不足,这块手表至今依未与大众见面。
此外,消费者对于众筹的概念过于片面,很多人把众筹理解成团购,而不是真的抱着支持的心态去为项目筹资,在项目遭遇失败时,很多用户表示不理解,甚至会认为“网站在骗钱。”
众筹网站呈现差异化趋势
原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大家集体筹资的众筹,在中国正遭遇异化和改造,其中包括点名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点名时间的硬件预售,更接近电商平台的概念。即当一款智能硬件产品申请在点名时间上线后,点名时间先对产品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对产品的文案、视频方面等进行包装。点名时间对于上线项目的要求,必须是产品已经完成,并且没有开始销售。项目的限时预售期通常为30天~45天,预售期结束,产品会很快送到支持者的手中。
事实上,这种限时预售的作法更接近于投产前的市场检测,因为对于智能硬件而言,一旦产品开模下单,修改订单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通过点名时间的预售平台,能够了解市场对于某款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以及用户使用后的反馈情况。
另外一个隐秘的原因在于,对于智能硬件的创业团队而言,通常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大规模量产,因此产品的总量很小,对于强势的渠道而言,这类“量小利薄”的产品没有话语权,很难通过渠道去放量,因此只好通过预售平台进行销售。
与点名时间转型后的模式类似,2013年9月成立的众筹网在2014年后也在有意加大在智能硬件首发预售领域的布局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点名时间正式宣布淡出众筹转向硬件限时预售外,大部分众筹类网站仍保持众筹的特性,不过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各家众筹网站都开始呈现差异化的趋势。
例如,追梦网更偏向文化、公益、影视方面领域;众筹网依托母公司网信金融,试图打造募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综合众筹服务;还有类似淘梦网这样专注做微电影众筹的网站。
事实上,整个中国众筹市场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绝大多数的众筹网站还处在烧钱培养用户的阶段,未来也许众筹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对于一些小的众筹网站来说,活下去或许更重要。
张佑表示,现阶段众筹网站的转型,一是类似点名时间这样转型去做电商预售平台,因为有一定的现金流,可以保证资金链不会断;二是转型去做股权众筹,不过目前股权众筹的界定仍不清晰,仍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
不过张佑也表示,点名时间转型限时预售平台也是刚刚开始去做,最终的效果还需要市场去检验。
(责任编辑:IT)
每经记者 马伟民 发自北京 为了适应众筹概念进入中国后的变化,国内最早一批延续国外众筹概念的网站,正在寻求“入乡随俗”的相应转型。去众筹化标签、转做预售平台,成了这些众筹网站一种主流的探索路径。 众筹网站“被迫”转型 点名时间成立于2011年7月,是国内最早一批众筹网站之一。今年初,点名时间宣布转型,从众筹网站转型到智能硬件预售平台。 点名时间CEO张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转型的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的众筹氛围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例如出版、音乐、影视等类型的项目量都不大,通常都不超过1000个。这个级别的项目数量很难成气候,不足以支撑众筹行业正常发展。 张佑解释道,相比国外,国内的众筹用户更偏实际一些,希望众筹的项目能够有实物回报,并且大部分支持者对于众筹的理解有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点名时间摒弃众筹的概念,开始做智能硬件预售平台,“除了智能硬件的产品,其他都不做了。” 对于这种转型,张佑甚至有些无奈地表示,“众筹模式在中国是不可行的。”张佑对此详细解释道,“众筹项目都是比较早期的项目,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即使筹资成功,那么在后续过程中可能也会遇到很多执行上的困难,比如时间会拖很久,或者中间跳票等,整个消费体验不够好。” 此外,和电商平台相比,众筹并不是大众需求,类似Kickstarter这样的神话只有一两个,绝大多数的众筹平台项目筹得的资金很少,很多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很多项目往往上线一个月,没有完成融资目标,项目流标,钱又返还到消费者的手上。 事实上,对于众筹网站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风险的控制。由于之前众筹的项目大多处于早期,即使拿到筹款,在后续的过程也可能遭遇各种跳票以及产品与实物不符的风险。例如,去年一款智能手表通过众筹筹资数百万元,但由于供应链以及自身对产品把控能力的不足,这块手表至今依未与大众见面。 此外,消费者对于众筹的概念过于片面,很多人把众筹理解成团购,而不是真的抱着支持的心态去为项目筹资,在项目遭遇失败时,很多用户表示不理解,甚至会认为“网站在骗钱。” 众筹网站呈现差异化趋势 原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大家集体筹资的众筹,在中国正遭遇异化和改造,其中包括点名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点名时间的硬件预售,更接近电商平台的概念。即当一款智能硬件产品申请在点名时间上线后,点名时间先对产品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对产品的文案、视频方面等进行包装。点名时间对于上线项目的要求,必须是产品已经完成,并且没有开始销售。项目的限时预售期通常为30天~45天,预售期结束,产品会很快送到支持者的手中。 事实上,这种限时预售的作法更接近于投产前的市场检测,因为对于智能硬件而言,一旦产品开模下单,修改订单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通过点名时间的预售平台,能够了解市场对于某款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以及用户使用后的反馈情况。 另外一个隐秘的原因在于,对于智能硬件的创业团队而言,通常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大规模量产,因此产品的总量很小,对于强势的渠道而言,这类“量小利薄”的产品没有话语权,很难通过渠道去放量,因此只好通过预售平台进行销售。 与点名时间转型后的模式类似,2013年9月成立的众筹网在2014年后也在有意加大在智能硬件首发预售领域的布局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点名时间正式宣布淡出众筹转向硬件限时预售外,大部分众筹类网站仍保持众筹的特性,不过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各家众筹网站都开始呈现差异化的趋势。 例如,追梦网更偏向文化、公益、影视方面领域;众筹网依托母公司网信金融,试图打造募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综合众筹服务;还有类似淘梦网这样专注做微电影众筹的网站。 事实上,整个中国众筹市场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绝大多数的众筹网站还处在烧钱培养用户的阶段,未来也许众筹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对于一些小的众筹网站来说,活下去或许更重要。 张佑表示,现阶段众筹网站的转型,一是类似点名时间这样转型去做电商预售平台,因为有一定的现金流,可以保证资金链不会断;二是转型去做股权众筹,不过目前股权众筹的界定仍不清晰,仍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 不过张佑也表示,点名时间转型限时预售平台也是刚刚开始去做,最终的效果还需要市场去检验。 (责任编辑: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