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教程 >

企业级Linux发行版优缺点综述

  Ubuntu最初发布于2004年9月。尽管属于Linux发行版阵营中的新丁,Ubuntu项目仍然取得了远超同侪的发展速度,开发团队的邮箱中也很快塞满了来自热心用户及开发人员的来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Ubuntu已经快速成长为最具人气的Linux桌面发行版,并凭借自身努力逐步成为一款足以在任何类型的市场上与任何专有类竞争对手相抗衡且免费易用的桌面操作系统。

  Ubuntu到底为何能取得如此惊人的广泛成功?首先,该项目由位于马恩岛的Canonical公司负责资金援助,而这家公司的拥有者同时也是Ubuntu项目的发起人Mark Shuttleworth是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南非富豪。他曾经参与过Debian的开发工作,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位报名进行太空旅行的牛人。其次,Ubuntu从其它类似项目曾经犯下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并在设计之初就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它利用维基风格的说明文档、极具创造性的漏洞报告机制以及专业的解决方案为终端用户构建起一套出色的Web基础设施。第三,得益于创始人的雄厚财力,Ubuntu能够为全部感兴趣的用户提供免费LIVE CD、这极大推进了该系统的普及速度。

  而在技术角度来看,Ubuntu以Debian“Sid”(不稳定分支)为基础;不过它同时加入了一系列卓越的功能软件包,其中包括GNOME、Firefox以及LibreOffice的最新版本。它具备以六个月为周期的稳定可预测更新节奏,并偶尔推出长效支持(简称LTS0版本、承诺在三到五年内为其提供安全更新支持——实际时长取决于具体版本(非LTS版本的安全支持周期为18个月)。Ubuntu的其它特性还包括可通过LIVE CD安装、出色的外观与桌面主题设计、面向Windows用户的系统迁移助手、支持各项最新技术(例如3D桌面效果)、能够便捷地安装ATI及英伟达显卡及无线网卡等专有设备、提供按需免费或者专利限定型媒体解码器等。

  优势: 稳定的发布周期与支持时限;对新手较为友好;提供丰富的说明文档,其中包括官方发布与用户贡献两类。

  不足: 缺乏与Debian的兼容性;频繁的重大调整往往会令一部分用户望而却步。

  软件包管理: 使用DEB软件包的高级软件包工具(简称APT)。

  可用版本: Ubuntu, Kubuntu, Xubuntu, Lubuntu (配备LXDE的桌面系统), Edubuntu, Ubuntu Studio以及Mythbuntu,以上全部提供32位(i386)与64位(x86_64)版本。

  基于Ubuntu的其它推荐备选方案: Linux Mint (桌面系统), Ultimate Edition (桌面系统), Pinguy OS (桌面系统), Zorin OS (桌面系统), Trisquel GNU/Linux (免费软件),Bodhi Linux (配备Enlightenment的桌面系统)。



  Fedora

  虽然Fedora于2004年9月才正式面世,但其实际起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Bob Young与Marc Ewing两位抱有激情与梦想的Linux开发者以Red Hat Linux公司的名义将它创造了出来。作为该公司的首款产品,Red Hat Linux 1.0“母亲节”一望而知是在当年的母亲节那天正式发布,而后又很快进行了数次漏洞修复更新。1997年,Red Hat公司推出了其具备依赖性解析以及其它多项先进功能的革命性RPM软件包管理系统,此举令Red Hat Linux迅速积累起旺盛的人气、并超越Slackware Linux晋升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Linux发行版。在随后的几年中,Red Hat开始采取标准化发布机制、制定出以六个月为周期的发布计划。

  2003年,就在Red Hat Linux 9正式发布之后,该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对其产品阵容进行了根本性调整。公司保留了Red Hat商标作为其商用产品的代表,特别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此外又推出了Fedora Core(而后更名为Fedora)作为由Red Hat负责赞助、但主要面向社区“Linux爱好者”的全新发行版。在初期版本遭受了一些批评之后,Fedora Linux社区接受了将这一“全新”发行版作为Red Hat Linux逻辑延续的建议。经过数个高质量版本的相继发布,Fedora终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作为市场上人气最高的操作系统之一的良好健康状态与技术实力。与此同时,Red Hat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最具盈利能力的Linux厂商。其极具创新性的产品阵营、卓越的客户支持方案以及其它人气项目(例如其Red Hat认证工程师,简称RHCE认证计划)给全球技术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尽管Fedora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握在Red Hat公司手中,而且产品本身也时常成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测试温床(这一点到底是好是坏很难作出定论),但相信没人能够否认Fedora在当下技术领域作为最具创新性发行版之一的地位。它对Linux内核、glibc以及GCC作出的贡献可谓人尽皆知,最近整合起来的SELinux功能、虚拟化技术、系统服务管理器、前沿日志文件系统以及其它企业级功能也赢得了公司客户的高度赞赏。不过从消极的角度看,Fedora仍然缺乏面向桌面市场的明确发展战略,因此这款产品还很难超越“Linux爱好者”群体走向更为广阔的施展平台。

  优势: 极具创新性;出色的安全功能;具备大量支持软件包;严格遵守自由软件理念;以LIVE CD为载体,适用于大部分主流桌面环境。

  不足: Fedora的重点往往倾向于企业级功能而非桌面实用功能;某些前沿性方案,例如过早采用KDE 4及GNOME 3,偶尔会让一部分桌面用户无所适从。

  软件包管理: 使用RPM软件包的YUM图形与命令行工作。

  可用版本: Fedora的32位(i386)与64位(x86_64) 版本;面向i386, IA64, PowerPC, s390x以及x86_64架构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另有包含GNOME、KDE、LXDE或者Xfce桌面的LIVE CD版本。

  基于Fedora的其它推荐备选方案: Kororaa (LIVE DVD版本,包含KDE或者GNOME), Fuduntu (LIVE DVD版本,包含解码器及其它一些人性化功能), Fusion Linux (LIVE DVD版本,包含Mint菜单及其它一些人性化功能)。

  基于Red Hat的其它推荐备选方案: CentOS, Scientific Linux, Springdale Linux



  Debian GNU/Linux

  Debian GNU/Linux最初公布于1993年。作为其创始者,Ian Murdock最初的设想是组织起成百上千位志愿开发者,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打造出一套完整的非商业项目。虽然在当时怀疑论者的数量远超过乐观主义者,但他们作出的项目注定将解体与崩溃的判断最终并未成为现实。Debian不仅顺利存活了下来,而且迎来蓬勃而旺盛的发展势头——不到十年时间,它已经成为规模最为庞大的Linux发行版、甚至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协作软件项目。

  通过下面这串数字,大家可能会对Debian GNU/Linux的成功拥有更为具体的概念。目前参与过项目开发的志愿开发人员已经超过一千名,其软件库当中包含两万多个软件包(被编译至11种处理器架构当中),而且累计推出过的基于Debian的发行版及LIVE CD版本已经超过120种。这些辉煌的数字是其它任何一种Linux系统所无法比拟的。Debian的开发工作根据稳定性的逐步提升主要分为三大分支(如果算上尚处于‘实验性’阶段的全新分支,也可能说是四个):首先是“不稳定”分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sid’)、“测试”分支与“稳定”分支。从前到后,三者在软件包及功能的集成度与稳定性方面依次提升;连同该项目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这一切使得Debian赢得了测试效果最好、漏洞最少发行版之一的美誉。

  不过这种漫长而复杂的开发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Debian的稳定版本始终有些跟不上时代、过期得又比较迅速,特别是由于新版本每一到三年才发布一次的决策、很多希望尽快用到最新软件包及技术功能的用户不得不选择有可能存在问题的Debian测试分支或者不稳定分支。此外,Debian所采取的高度民主化开发结构导致很多最终决策实际上存在争议,不少开发人员也因此而开始了明争暗斗。在这种情况下,项目开始倾向于拒绝作出较为激进的决定,但这同时也限制了项目自身的发展速度。

  优势: 非常稳定;具备卓越的质量控制机制;包含超过两万个软件包;能够支持的处理器架构数量远超过任何其它Linux发行版。

  不足: 保守——由于能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最新的技术往往无法被及时囊括进来;发布周期缓慢(每一到三年才会推出一个稳定版本);开发人员之间有时会通过邮件及博客进行相互谩骂。

  软件包管理: 使用DEB的高级软件包工具(简称APT)。

  可用版本: 面向11种处理器架构的安装CD/DVD以及live CD镜像,其中包括针对英特尔、AMD、Power以及其它架构的32位及64位版本。

  基于Debian的推荐备选方案: Ubuntu, MEPIS Linux (采用KDE的桌面系统), KNOPPIX (配备LXDE的live CD镜像), CrunchBang Linux (配备Openbox的桌面系统), aptosid(配备KDE或者Xfce的桌面系统), Saline OS (配备Xfce的桌面系统), Parsix GNU/Linux (配备GNOME的桌面系统)。



  openSUSE

  openSUSE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时四位来自德国的Linux爱好者——Roland Dyroff、Thomas Fehr、Hubert Mantel与Burchard Steinbild——以SuSE(即软件与系统发展)Linux为名创立了该项目。在项目诞生之初,这家年轻的公司曾经出售过大量以磁盘为载体的德文版本Slackware Linux,但不久之后SuSE Linux就转化为一套独立发行版并于1996年5月推出4.2版本。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群开发人员开始将RPM软件包管理格式引入其中并打造出YaST——一款易于使用的图形化系统管理工具。密集的发布频率、出色的打印说明文档以及在欧洲与北美各大商店随处可见的SuSE Linux产品让它顺利成为最具人气的Linux发行版。

  SuSE Linux于2003年年底被Novell所收购,而后又在2010年11月落入Attachmate公司手中。在第一次收购完成后,SUSE Linux的开发、许可及交付机制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YaST开始采用通用公共许可(简称GPL)机制,ISO镜像通过各公共下载服务器向用户免费发布。而最明显的差别是,SUSE Linux发行版的开发工作首次敞开了公众参与的大门。随着openSUSE项目的正式启动以及2005年10月其10.0版本的推出,这款发行版已经正式成为免费软件阵营中的一分子。openSUSE的代码成为Novell商业产品的基础系统——这套商业成果原本被命名为Novell Linux,但随后又相继被更名为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以及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时至今日,openSUSE已经聚焦起大量对其赞赏有加的忠诚追随者。之所以能够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openSUSE的加分秘诀在于令人愉悦而且精雕细琢的桌面环境(KDE与GNOME)、出色的系统管理方案(YaST)并为购买盒装版本的用户提供了适用于任何版本的优秀书面说明文档。不过Novell与微软曾经达成过一项饱受诟病的交易,在事实上承认了微软方面对于Linux知识产权的持有地位——受此影响,不少用户开始转而寻求其它Linux替代方案。尽管Novell对这一交易进行了淡化处理、微软方面也并没有实际行使任何权利,但这次事件仍然受到了其它与社区关系密切的Linux厂商的强烈排斥。

  优势: 全面而直观的配置工具;由海量软件包构成的庞大代码库;出色的网站基础设施以及优秀的书面说明文档。

  不足: Novell在2006年11月同微软达成的专利协议在理论上肯定了微软对于Linux知识产权的合法持有地位;其桌面设置方案对资源要求较高,图形工具有时候也表现得“臃肿而缓慢”。

  软件包管理:使用RPM软件包的YaST图形化与命令行工具。

  可用版本: openSUSE 32位(i386)与64位(x86_64)版本 (也可安装live CD版本); 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Server,具备能够面向i586、IA64、PowerPC、s390、s390x以及x86-64等多种架构的不同版本。



  CentOS

  作为2003年底才正式诞生发行版,CentOS是一个旨在对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简称RHEL)源代码进行重建、从而使其转化为可安装Linux版本的项目。该项目同时希望能够为所包含的软件包提供定期安全更新。如果选择更为直白的表达方式,那么CentOS其实就是RHEL的一套克隆版本。二种发行版之间惟一的技术性差异仅仅在于商标——CentOS将原本的Red Hat商标换成了自己的名头。不过在CentOS的官方网站上,我们根本没办法一眼把CentOS与RHEL联系起来;基于商标法的相关规定,Red Hat被描述为一家“杰出的北美企业Linux供应商”、而不允许直接提及其正式名称。虽然如此,Red Hat与CentOS之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不少CentOS开发人员还与Red Hat工程师保持着积极而密切的接触。

  CentOS通常被视为一套稳定可靠的服务器发行版。它采用的是与母公司Red Hat Enterprise Linux完全相同的、经过严格测试的稳定Linux内核与软件包配置。尽管身为一个由志愿者推动的社区项目,CentOS仍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被不少用户称为市面上昂贵服务器产品可靠且免费的替代产品,在经验丰富的Linux系统管理员群体中更是积累下极佳口碑。CentOS同时也是一套适合企业桌面环境的解决方案,其主要优势包括稳定性突出、可靠性拔群并针对最新软件及功能提供长期支持。与RHEL相似,CentOS也提供至少五年的安全更新周期。

  尽管具备以上优势,CentOS也仍然不可能成为各类部署环境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希望在发行版中找到最新Linux技术及软件包的用户,CentOS肯定没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目前CentOS的大版本与RHEL一样每隔两到三年才发布一次,其间“点”版本(也就是小版本,例如5.1版本)的发布周期也在六到九个月之间。点版本当中通常不提供任何主要功能(只是偶尔会提供对新型硬件的支持能力)而且只有极少数软件包会借此更新到最新版本。Linux内核、基础系统以及绝大多数应用程序的版本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有时候重要软件包会迎来版本升级(例如LibreOffice或者Firefox)以满足实验性需求。作为编外项目,CentOS也会为其发行版用户创建更新软件包,但为了避免对上游兼容性造成影响、对应的软件库更新内容不会默认启用。

  优势: 经过非常严格的测试;具备极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免费下载及使用;长达五年的免费安全更新周期。

  不足:缺乏最新Linux技术;项目偶尔无法实现提供定期安全更新及稳定发布的承诺。

  软件包管理:使用RPM软件包的YUM图形化与命令行工具。

  可用版本: 32位(i386)及64位(x86_64)版本的安装DVD与可安装live CD(配备GNOME);早期版本(3.x及4.x)仍可用于Alpha、IA64以及IBM Z系列(s390与s390x)处理器架构。

  其它基RHEL克隆及基于CentOS的推荐备选方案: Scientific Linux, Springdale Linux, SME Server, Rocks Cluster Distribution,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商用)。

(责任编辑:IT)